它让80%的物流人看到了自己,也昭示了物流更迭的特性!
最近看了一部剧,叫《在远方》。
作为一名物流行业的工作者,看到国内首部聚焦物流与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大戏,说实话很兴奋也很高兴,有种自己所做行业被认同和夸奖的感觉。
编剧申捷说,要让“80%的从业者能从中看到自己。”他做到了,因为我看到了,即使我不是剧中的快递员,也看到了奋斗的力量,看到一个人爬坡过坎之后不断崛起的动力。
剧中主角姚远的奔跑、纠结、“救火”、跌倒、爬起,他在千禧年、非典、奥运、汶川地震等这20年创业间,无时无刻不在焦虑与担忧,却又强韧跟进,一路披荆斩棘。通过此剧,通过姚远及其团队,我们看到了快递物流人的艰苦艰难,他们每一个时期都是死去活来,都是涅槃重生,他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就如同刚开始一样,想成功就永远要面对一道道难关,然后解决它超越它。
写实的剧情是会打动人的,剧中的姚远就是一个时代一个行业在此经过的缩影,他的创业从萌芽到发展壮大,展现了很多物流行业发展的特性。
草根创业
剧中男主角姚远白手起家,创立远方快递公司,是真正的“草根创业”群体。这和时代浪潮中物流行业早期队列是由草根创业奋斗的雏形是吻合的。
姚远在福利院长大,没有优越的家庭只能从快递员做起,在做快递员的这条路上他不甘于平凡,所以才有后面的折腾。而早期物流行业也大多是普通人为生存创业组成,有夫妻店、小作坊、兄弟店等等,大多小门店或居无定所,可移动作战。
这也是当下很多中小物流企业的来源。此外,现在很多行业巨头和大佬,也大多是草根创业起步。
民营企业的灵活性
在此剧开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邮政快递和民营企业的碰撞,以及邮政快递的逐渐淡出和民营物流企业的一步步崛起。
记得剧中有一个航运大单剧情。邮政元老路中祥接到好友的求助,有一批货物需要从上海出发,第二天一早到广州。但由于机场航班“仓满”为患,老路打了一通电话后表示无可奈何。而以姚远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接手这件棘手的事后,经过一番试错,姚远察觉到可以通过路过的航班实现带货。最终姚远找到一家俄罗斯航班,在一番诚意沟通后成功实现了货物次日达。
老路的无可奈何和姚远的另辟蹊径,真实反映了民营快递相比邮政的优势,他们面对客户需求,能够在利益的驱动下想方设法、出奇制胜。这也说明和展示了民营企业更具有灵活和机动性,以结果为导向,更契合市场需求,也是民营企业能跟随时代潮流趋势不断发展壮大并取代邮政成为民众首选的主要因素之一。
客户服务至上
不管是上文中写到的姚远搞定而邮政搞不定的航运大单,还是从后期远方快递发展来看,都能看出来,民营快递物流十分重视客户需求,一切以为客户需求服务的结果为导向。
剧中,男主姚远在训话犯错员工时说:“命可以不要,但单不能丢。”可见作为远方快递的创始人,姚远是多么重视对客户的服务。
远方快递这样的服务理念,和当下民营物流企业的服务理念基本是一致的。相比邮政这样的国企,民营物流不仅灵活,更注重客户需求和客户体验,还会因为市场客户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升级物流服务模式。例如德邦快递一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针对客户频繁反映的“大件上楼难”行业痛点,德邦快递从去年7月开始,正式转型升级,推出大件快递3.60产品,对客户承诺“上至60kg,100%免费上楼”、“旺季不限收”。德邦快递接下了其它快递公司不愿接的大件、重件等难送件,赢得了更多客户的青睐和赞誉。
物流+互联网
社会在进步,科技在进步。当互联网爆发并全面快速发展时,物流也慢慢和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的产物“电商”交织在一起了。
我国快递物流的飞速发展是令人惊叹的,是令世界瞩目的。《在远方》充分刻画了在电商蓬勃发展时,快递的成长和爆发,以及前后期私营民营快递物流企业所遭受的不同境遇,也演示了市场的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化。
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私营民营快递虽应运而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但那时的他们多数不被承认,更被“邮政稽查”围堵拦截,令姚远这样的小快递员闻风而逃。21世纪之后,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国家对快递行业陆续出台扶持政策,到2010年初,首批获得邮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有13家。现如今,邮政稽查也淹没在历史洪流中,而民营快递也被市场、被国家承认,并发展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存在。
今年国庆70周年阅兵庆典活动中,我们的快递物流人出现在群众游行方队和观礼席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为自己的美好生活打拼,也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别人的幸福,值得骄傲和尊敬!
小结:很多人看了此剧,都在猜测此剧人物原型是谁,大多人认为是德邦快递崔维星。其实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成功者表面光环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每一个快递员有多么的艰辛。每个成功者都值得尊敬!每个物流人更值得尊敬!